报告题目: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探测器技术研究进展
报告人:汪晓莲教授(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近代物理系)
报告时间:2021年4月21日(周三),15:00-16:00
报告地点:物理楼 313 报告厅
报告简介: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3年通过科技部验收正式运行以来,面向国家建设大咖秀装置的战略需求和核与粒子物理发展前沿,开展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原理、方法、高新技术的研究,重点发展抗辐照高性能探测器、ASICS芯片、核电子学电路以及海量数据的高速读出、传输、存储和处理技术,是核物理、粒子物理、粒子天体物理,以及核技术应用等研究领域的技术支撑;参加了很多大科学工程建设或升级改造,积极参加国际合作,发挥了巨大的作用,取得很好的成果,做出了显著的贡献。并推广到国民经济、国家安全与国防建设、核医学、空间粒子探测、海洋资源探测等方面开展应用。
报告人简介:汪晓莲,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1964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;1970年7月毕业,1971年12月回校执教。曾先后任近代物理系副主任、系总支书记、物理学院分党委书记。长期从事粒子探测技术、先进探测器的研究。1991.9-1993.9年应邀赴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院罗马弗拉斯卡蒂国家实验室INFN-LNF作访问学者。1998.12-1999.5作为L3合作组成员,赴西欧核子研究中心CERN参加L3合作研究。先后参加或主持完成了大型多丝正比室、CMS电磁量能器钨酸铅晶体性能研究、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STAR实验飞行时间探测器研制,新型微网格气体探测器研究、空间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有效载荷BGO量能器研究等项目的研究。曾获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、三等奖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、困学守望杰出教育奖、宝钢优秀教师奖。